南都讯 记者陈万如 张昊实习生李雯洁 前港区人大代表吴康民15年前捐出20万元,在广州增城兴建一所小学纪念已故母亲,近日发现该小学已变成皮革厂。他质疑当地官员是否通过转租牟利,增城市教育局则称该校因生源减少于2006年与其他学校合并。
前港区人大代表:学校变工厂为何不先征询我
“我是穷书生,一生积蓄都捐到内地建学校。”吴康民说。1996年他通过朋友向广州增城的南池村捐建一所希望小学,学校以其母亲名字命名,由他一次性捐助20万元,建校的不足款项由当地政府解决。15年来吴康民两次探访学校,最近一次是2008年,当时一切正常。
今年初吴康民得悉,南池方静娴小学已停办,校舍转租给皮革厂,租金每年4.5万元。他十分惊讶,7月1日吴康民亲自到增城证实了此事。
“怎么能置捐款人不理?是不是用来转租牟利?”吴康民认为,有关部门变更学校用途应征求他的意见,“学校办不了,也可以改成市民活动中心等文化福利场所,起码和我纪念母亲的初衷有点联系。”
学校:吴康民多次给学校捐钱捐物
昨日下午,南都记者采访了南池方静娴小学撤并前最后一任校长魏燕辉。魏燕辉介绍,2006年8月南池方静娴小学、双塘小学、坳头小学合并成为“中新镇福和第一小学”,魏燕辉目前为该校校长。
“吴康民先生是个大善人,我们沟通不及时造成误会,真的要对他说对不住。”魏燕辉说,1997年吴康民通过慈善机构捐赠了20万港元,帮助南池小学偿还新教学楼部分工程款以及完善校门设施,学校以其母亲名字命名小学。
魏燕辉称,吴康民其后又数次为学校捐钱捐物。1998年吴康民捐赠了50吨水泥,帮助解决操场硬地化,同时捐赠5万元人民币作为学校的奖教奖学金。2005年吴康民还带着家人来学校捐赠了1万多元学习用品。
教育局:学校撤并时联系不上捐赠人
增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刘仲华介绍,南池村目前有3000多户居民,0至11周岁人数只有300余人,而且不少学生去外镇外校就读,生源常年不满。从2001年增城市开始实施辖区内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,2001年增城市有400多所小学,现在经过撤并已经不足200所。
“之前撤并也遇到过类似捐赠小学问题,我们很重视同捐赠人保持沟通,希望得到对方谅解。但这一次我们没联系上吴康民。”刘仲华说。
魏燕辉解释,撤并之前吴康民曾留下办公电话给学校,“也尝试过沟通,但后来事情多就忘了。我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同他取得联系说声抱歉”。
校长:年租4.5万其中4万归村委
根据增城市人民政府相关文件,学校布局调整后,空置的校舍以及相关资产均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。“但实际情况因为很多学校是村里一手建起,最后变成由村里管理。”刘仲华说,教育部门之前也有文件规定校舍撤并后优先建设教育相关设施,如果用于其它用途,每年收益也必须拿出部分补贴新学校的学生。
魏燕辉说,学校撤并后,可移动的课桌椅全部搬入新学校,场地则由村里出租给福建省闽清县一位姓邱的男子办皮具厂,每年租金4.5万元,租金中南池村委每年安排5000元作为撤并后的新小学――― 中新镇福和第一小学的奖教奖学经费,4万元用于村里收支平衡。
南都记者昨日采访皮具厂老板邱德希,他表示自己是2007年租下该场地,投资了40多万元兴建厂房,租期为25年。
港慈善团体:将对捐建学校全面摸底调查
自教育部门对农村学校实行“撤并”政策以来,香港慈善团体“苗圃行动”一直希望对2007年以前捐建的学校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。苗圃行动董事局主席蔡兆明表示,近期将发动志愿者落实这一计划。
最新文章
最新评论 该新闻无评论 |
发表我的评论 |